南北大道北延伸段、区人民医院、两江国际商务中心、全民健身中心、碧津公园西南门立体停车楼……去年以来,在我区多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,区人大代表多次视察,发出履职“好声音”,为助推渝北发展建言献策。
疫情期间,区委、区政府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、一手抓复工复产的发展思路,围绕各项既定任务目标,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,凝心聚力,攻坚克难,逆势而上,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。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区委号召,主动作为,寓支持于监督,开展视察重点项目建设工作,用实际行动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落实、做优做实。
深入一线,贴心服务助发展
狠抓项目协调落实、助力项目落地建设、凝聚项目工作合力……在助力重点项目建设中,区人大常委会铆足劲头,下足功夫,代表们看进度、提要求,使重大项目发展更具活力。
去年10月14日,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视察重点项目建设情况。视察组深入南北大道北延伸段、区人民医院、两江国际商务中心、全民健身中心、碧津公园西南门立体停车楼等项目建设现场,通过实地走访,详细了解全区重大项目建设进程、运行使用以及存在的问题。
“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,强化项目调度,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,做深、做实、做细各项工作,及时协调解决‘中阻梗’问题,促进项目加快实施早见成效。”在视察重点项目过程中,代表们深入了解情况,为推动项目建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。去年,在我区实施的市级重大项目共有44个,总投资2318亿元、年度计划投资176亿元,完成投资204亿元,超年度计划16%;区级重点项目按基础设施、社会民生、产业发展、城市综合体等四类推进实施,共224个,总投资3919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511亿元。
持续关注,真抓实干惠民生
去年4月18日,渝北区重点民生项目——渝北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。着眼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,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,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区人民医院搬迁后的运行情况,助推医疗机构高效规范运行,惠及更多群众。
新院门诊大厅配备了自助挂号缴费机,开设了咨询服务台,并配有自助寻路机和楼层索引图,方便群众就医。“狠抓管理,切实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;培育和引进并重,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尤其是培育引进学科带头人;对标对表,努力创建‘三甲’医院……”在视察中,代表们听取医院运行情况介绍后提出了一些建议。目前,新院区运行平稳,25个门诊科室、23个临床病区全部开放。
同样受到代表们关注的还有渝北区全民健身中心。位于中央公园西侧的区全民健身中心总占地面积741亩,是全市最大的全民健身中心。
为督促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,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,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全民健身中心运营管理情况视察。把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作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,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重要方面,并提出了坚持公益属性、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开放、经常性开展群众健身活动、提高场馆使用效率等指导性意见。同时,大力支持区政府实行补助与考核挂钩,动态管理运营公司,多家合作商、多项赛事落地渝北,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丰富、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依法履职,监督推动有实效
近年来,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自身作用,依法开展重点项目监督,并将其列入工作计划,及时组织区人大代表深入重点项目建设现场,通过实地走访、召开座谈会、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调研,详细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形成重点项目建设调研报告,为区委、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,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。
在践行依法履职过程中。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以保障、改善民生为重点,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持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监督力度。通过跟踪监督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办理,认真落实《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方案》要求,采取定期收集办理进度、实地视察、听取汇报、座谈交流等方式,促进重点民生实事加快落地生效。
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推动下,2020年,我区21件民生实事工作推进总体顺利,建成中央公园东侧停车场等5个项目,新增公共停车位1844个,21条严重拥堵道路优化工程加速推进,城区拥堵进一步缓解;建成投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、镇街(社区)养老服务中心(站)18个、村级互助养老点32个,老有所养、病有所医进一步实现;完成老旧住宅增设电梯215台、智能门禁系统安装598套;建成宝桐体育文化公园、化家湾体育文化公园和孟子湖体育文化公园等6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……同唱一台戏,同心谋发展。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准监督定位,以实际行动落实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,为推动城市新发展发挥着人大作用。